2025年2月28日,经济与管理学院在10号楼308教室举办了"低空经济产业化发展"专题讲座。该活动通过专题报告与无人机试飞实践相结合的方式,特邀行业专家围绕低空经济政策、产教融合与产业发展等核心内容进行深度解读,并组织学生参与无人机试飞实践体验。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参与活动,现场气氛热烈。

活动伊始,副院长张红岩致开幕辞,强调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。在主题报告环节,三维圈技术研究院郝毅枫院长以“低空经济发展与政策解读”为主题,系统梳理了我国低空经济政策体系的演进脉络。他指出,自2021年“低空经济”首次写入国家交通规划以来,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,2024年国务院更是将其定位为“国民经济新增长引擎”。郝毅枫结合大疆创新公司的案例,强调“空域管理改革”与“规模化应用场景”是当前政策落地的两大核心发展方向。河南省航拍协会秘书长刘建锋聚焦“低空经济时域下的产教融合发展”,从无人机技术原理、操作规范到行业应用场景展开专业解析。他通过展示公司研发的“人工智能+低空飞行”实训平台,使师生对无人机产业现状形成直观认知。

报告结束后,与会人员在图书馆前广场参与无人机试飞实践。刘建锋现场演示了无人机高空飞行、精准降落等操作,并让学生体验了远程控制与自动巡航功能。本次活动通过“理论+实践”的形式,让师生了解低空经济产业化的相关信息,为学院构建产教融合培养体系提供了新思路。

(图片/张昊文 初审/付艳军 复审/张红岩 终审/崔鸽)